现代临床护理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临床医学论文_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

文章目录

1 资料与方法

1.1 一般资料

1.2 方法

1.3 观察指标

1.4 统计方法

2 结果

2.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

2.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

2.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

2.4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、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、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

3 讨论

文章摘要: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者的效果。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1月—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首次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,将首次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临床护理路径组。临床护理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,对照组只应用常规护理,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-36评分、汉密尔顿焦虑评分、汉密尔顿抑郁评分,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、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、肢体运动功能评分。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F-36评分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而护理后临床护理路径组生活质量量表SF-36评分(96.52±3.23)分显著高于对照组(82.41±3.57)分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=16.053,P<0.05)。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、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而护理后临床护理路径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(10.21±1.23)分、汉密尔顿抑郁评分(8.21±0.21)分显著低于对照组(14.31±2.21)分和(13.42±0.25)分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=8.879、87.402,P<0.05)。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满意度100.00%高于对照组76.67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χ~2=5.822,P=0.016)。临床护理路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(8.19±1.02)分低于对照组(13.21±1.45)分,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(90.19±1.02)分、肢体运动功能评分(87.21±1.45)分高于对照组(82.34±1.01)分、(80.04±1.21)分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=15.510、29.953、20.795,P<0.05)。结论 首次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确切,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,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,提高满意度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作者:胡锋 

作者单位: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 

论文DOI:10.16662/j.cnki.1674-0742.2022.12.130

论文分类号:R473.74